相聚泉城 分享呼和浩特信用经验
文章来源:中宏网山东

中宏网山东8月24日电(记者 赵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8月23日下午,“共襄黄河战略 擘画信用未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济南举办。

  会上,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际飞从呼和浩特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基本情况,沿黄各省会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发展路径及发展目标三方面作了介绍。

  张际飞说道:“一直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围绕制度、平台、数据、应用、宣传‘五位一体’的建设方针,构建‘1234’社会信用体系新模式,即成立一个副市长任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搭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网站两个载体,构建政府带头示范、行业监管示范、诚信典型示范‘三大示范工程’,覆盖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领域,一体化推进部门联动、行业联动、区域联动,实现数据汇集、惠民便企、社会共建的信用建设新局面。”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基本情况

  张际飞介绍,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制定印发了《呼和浩特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呼和浩特市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 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已建成“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全面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不断完善承诺制度建设,在全市推出596项容缺受理服务事项,归集公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书2万余份;狠抓机制建设,在市场监管、税务、工程建设等62个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各类信用信息,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和信用服务机构创新开展了“信易游”“信用+科技创新”“信用+电子保函”等25项守信激励服务场景;今年6月开展的“信用宣传月”活动场次达到149场,开展的“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十进活动场次达111场,直接参与人数16168人次,申报的诚信典型企业总量达全区近四分之一。

  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发展路径

  促进平台信息跨区域共建共享。一方面,建立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信用平台运行长效机制,夯实信用信息合作基础,强化旅游、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信用协同监管,实现联盟城市信用信息按需共享、深度加工、动态更新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参考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数据共享有关标准,研究编制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共享技术规范”,探索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趋同相近。

  推进信用评价结果跨区域互认共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领域失信主体进行跨区域合作监管模式。引导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旅游企业作出信用承诺,聚焦“信易游”,引导旅游企业和信用服务机构跨区域合作,进一步丰富惠民措施,加大惠民力度。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跨区域合作,探索建立统一的黄河流域省会城市食品药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和零售药店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和信息追溯机制,以市场化奖惩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依法依规推动跨区域奖惩联动。构建“失信行为标准互认、信用信息共享互动、惩戒措施路径互通”的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模式,实现发起、推送、执行、反馈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针对国家信用领域专项治理问题,结合各地实际开展联合行动,及时复制推广治理经验。

  建设区域信用服务产业集群。一是发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动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向沿黄流域信用服务机构开放共享,实现“公共+市场”双轮驱动。二是探索推进跨区域“信易+”特色应用,鼓励黄河流域省会城市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不断创新征信产品品类,逐步实现区域普惠金融数据、产品和服务一体化。三是汇集一批区域内创新性强、有突出特点、精耕于信用数据应用和信用产品研发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依托政策、基金、载体、平台等实现产业孵化、成果创新、体验展示等功能。

  打造黄河流域城市信用品牌。一方面,集中打造区域信用合作宣传品牌并宣传发布合作成果,形成黄河流域城市间信用建设特色相互推广、模式相互借鉴机制。另一方面,发挥“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地区的信用合作,将其打造成服务国家战略、共商全球信用治理和加强国际国内信用交流与合作的对话平台。

  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发展目标

  一是短期目标(预计到2025年)。黄河流域信用联盟地区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完成,跨区域公共信用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建立完成,公共信用信息初步实现共享;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基本建立,信用评价结果在政府公共管理及服务等场景中实现应用试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是远期目标(预计到2035年)。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地区信用合作机制全面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应用;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全面建立,信用评价结果在政府公共管理及服务等场景中实现全面应用;实现各类信用名单的跨部门归集和跨区域应用;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成员涵盖黄河流域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形成“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品牌;信用服务上下游产业集群全面形成,覆盖黄河流域的守信受益局面完全形成,对优化该区域营商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博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