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谋划 加快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黄河流域社会信用环境
文章来源:中宏网山东

  中宏网山东8月24日电(记者 赵鸽)“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8月23日下午,“共襄黄河战略 擘画信用未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泉城济南成功举办。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在会上致辞。

  王宏志介绍,在国家、省的关心指导下,济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出台《济南市社会信用管理办法》等制度100余项,建立起覆盖全市近150万家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信用济南”网站发布信息1.5亿条,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站)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超过400亿元;成功举办2018“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城市信用联盟高峰会议、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去年10月,在85个参评城市中以第1名的成绩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站在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正式成立这一新的发展起点上,王宏志表示从以下三方面协同谋划,加快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黄河流域社会信用环境。

  共同谋划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协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省会城市地位特殊、辐射带动能力强,在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理应走在前列,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城市发展各环节深度融合,着力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营商环境改善、诚信文化普及、法治环境优化,提振信用建设“软实力”,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提供“硬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省会城市黄河流域信用合作共享,实现黄河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开放联动,联手打造一体化、高水平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

  共同探索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这为开辟黄河流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路径提供了指导和遵循。推动信用制度协同共建。在信用信息的归集与使用、信用评价、信用监管、信用奖惩等方面强化制度协同,形成相对一致的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健全的信用机制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数据资源跨域共享。充分整合沿黄省市各级各类信用信息资源,统一设计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标准和范围,推动省会城市间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更有价值的信息共享、更宽范围的创新应用、更精准的评价结果、更有效的信用监管,以全量的数据资源支撑政府科学决策。推动评价结果互认共用。依托全流域信息资源,科学设计评价模型与评分比重,实现对区域内企业更“精准”的画像。同时,实现动态测评与分级分类监管相结合,构建“信用信息共享互动、失信行为标准互认、激励措施互认共享、惩戒措施路径互通”的跨域信用联合奖惩模式,以有效的信用监管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坚持以联动、互惠、共赢为宗旨,充分调动政府、市场、行业、社会的积极性,加快拓展信用信息应用新场景,凝心聚力打造黄河流域诚信品牌。深入开展跨域“信易+”合作工程。依托全国“信易贷”平台,探索推行企业信用贷款“跨域授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针对交通出行、运输物流等领域,推行跨域“信易批”工作机制,给予守信群体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通过跨域“信易租”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为守信创业企业、团体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人才公寓等优惠租赁服务,实现信用惠民便企跨域共享。探索创新“警信行”联合行动机制,实现对违法失信活动的“精准定位、延伸打击”。精准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围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联合开发跨域文旅产品,实现流域文旅产业资源共享、线路共推、信息共用、市场共拓。积极盘活产业信用数据,加快探索跨省市的“互联网+信用”服务和监管模式,共同加强流域市场监管与服务,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最后,王宏志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我们携手并肩、精诚合作、强力推进,不断加深跨域制度共建、信息共享、评价共用、监管共为、市场共育、品牌共铸,打响‘信用黄河’品牌,不断增强流域凝聚力和竞争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信用力量。”

责任编辑:王博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