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4月27日电 4月26日下午,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当前,全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化特征明显,电商平台、社交工具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新型手段和载体,涉网案件占到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总数的80%以上,不法分子利用“直播带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呈上升趋势。
此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还呈现以下特点:链条化、产业化特征突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往往涉及众多领域、多个地区,犯罪网络内部分工明确,呈现链条化特征,甚至部分违法犯罪行为与本地产业结构融合度较高,制假专业化水平高,形成黑灰产业。跨境犯罪呈上升趋势。随着电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法分子利用管理漏洞,实施跨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有所抬头。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552起,抓获3852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41.62亿元,综合战果位居全国前列。最近,为进一步提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效果,省公安厅对有关警种职责任务和案件管辖进行了调整。4月21日,根据公安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省公安厅召开视频会议,就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对侵权假冒等犯罪发起了新一轮打击攻势。4月23日,省公安厅协同参与全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统一销毁活动,销毁商品47个品种、3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