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1月29日 (记者 王博) 近日,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初审会召开,济南市成功入选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济南市自信用工作开展以来,信用制度设计日趋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投入使用,“信用济南”网站影响力不断扩大,各项失信专项治理成效显著,“守信者处处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联合奖惩大格局基本形成,济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济南市委组织部已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纳入了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
以共建共享为目标 建立信息数据库
济南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归集40多个市直部门、12个区县共4亿多条信用信息数据,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覆盖全市49万多家企业、80万个体工商户、近3000家事业单位和1000家社会组织,已实现了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济南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
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设置了联合奖惩、双公示、信用查询、数据监控、信用监测等9个一级栏目、25个二级栏目,为市、区县两级共650个部门、单位开通了平台账号,提供数据直报、双公示、联合奖惩、用户管理、平台数据归集情况等30余项信用服务,月查询调阅服务近百万次。
“信用济南”网站于2016年8月正式上线,开设了通知公告、信用动态、政策法规、信息公示等18个一级栏目、50 个二级栏目,为全市近50个部门、12个区县开通了信息报送端口,累计发布各类信息近3万条,日点击量4000次。设置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查询、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查询等专栏,公示全市行政许可及处罚信息85万条,提供法院、海关、证监、安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领域的“红黑名单”查询。
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和应用,建立了涵盖信用记录、信用档案、信用应用等多领域的信用管理制度。其中,济南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投标人的失信信息将会被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自动记录,并纳入相关主体的信用档案。
打造本地化联合惩戒创新举措 合力推进诚信建设
济南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失信被执行人、涉金融严重失信等领域制定了济南市联合惩戒行动计划,40个市直部门明确了119条本地化联合惩戒举措。
其中,在食品药品领域签署了济南市首个地方版的联合惩戒备忘录,对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失信主体采取禁止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禁止参与政府投资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严厉惩戒举措。开发了济南市联合奖惩系统,提供国家已出台38个联合奖惩备忘录的在线查询下载,目前已在全市50个部门和12个区县推广使用。各大金融机构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贷款513笔,涉及金额6.89亿元;对失信情形严重的被执行人,司法拘留227人次,限制出境120人次。在拆违拆临工作中,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等十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中海国际社区”项目违法建设行为主体依法予以惩戒的通告》,对中海国际社区的违建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房屋交易、限制贷款、限制水电气暖供应等联合惩戒措施。
失信治理成效显著 推动优化诚信环境
济南市高度重视失信专项治理工作,从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累计治理各类失信案件1377件,圆满完成多项失信专项治理任务。为确保济南市政府失信案件不再发生,建立政务诚信长效机制,济南市发改委会同济南市法院建立了涉政执行案件清理协同工作机制,并以济南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截至2018年10月31日,济南市法院共推送3批17件涉政案件,所有案件均在期限内清理完毕,无一纳入失信,涉政案件协调工作机制成效显著。
下一步,济南将继续按照国家、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标准,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着力构建“制度定方向,平台做枢纽,应用织成网,宣传全覆盖,人人讲诚信”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济南市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