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让诚信文化闪耀黄河口
文章来源:中宏网山东

  中宏网山东11月29日讯(记者 杜郑敏) 近日,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初审会召开,东营市垦利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东营市垦利区自信用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结合垦利区实际,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印发了《东营市垦利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当年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围绕保障体系建设、信用平台应用、行业信用、重点领域失信惩戒等方面开展诚信建设工作,让诚信文化闪耀黄河口是垦利区一直以来的坚守,并形成以守信典型激励人,以失信案例警示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推动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风尚。

  信用建设 制度先行

  垦利区先后制定实施了《垦利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垦利区商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垦利区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垦利区司法公信建设实施方案》《垦利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垦利区“信用主体”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标准制度文件,出台了《垦利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关于规范我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全区信用信息录入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信用镇(街道)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2017年5月、2018年7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列安排部署,编印发放了涵盖国家和省、市、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类规章制度文件的《信用建设政策法规文件汇编》《重点领域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汇编》。

  推进“信用+大数据+智慧城市”信用平台建设

  “东营市垦利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被列为垦利区“2017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东营市垦利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垦利”网站两部分。2017年11月上线,联通垦利区85个部门单位,建立了自然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村居社区等4个数据库和21个重点人群、16个重点领域分类管理数据库;实现了信用标注、信用预警、信用申报、信用异议、信用修复和信用查询等功能,通过信用分、信用状态等为信用主体进行精准“画像”;完成了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编制,包含85个部门单位、937个信息事项、4712个数据项。

  完成对“信用垦利”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功能模块的优化完善,并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同步更新;设置了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对接的前置机,并已联通。目前,平台在库可识别信息主体总量约为23.5万,各类信用信息近80万条,基本实现了全区企业、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全覆盖。

  规范“双公示”信息、“红黑榜”名单

  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垦信用办〔2016〕12号),引导各职能部门要逐步将使用查询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必要条件或重要参考依据。截至2018年9月,累计查询2782人次,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7名当事人予以取消资格。

  规范“双公示”信息和“红黑榜”名单发布工作,依法依规确定发布范围。2017年12月,发布“东营市垦利区2017年度信用‘红黑榜’名单”;2018年4月、7月、10月,发布“东营市垦利区2018年第一、二、三季度信用‘红黑榜’名单”,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探索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有序合作机制,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第三方机构信用服务窗口,引导信用服务与主导产业相结合。

  创新合作模式 促进行业信用建设

  引导加强招商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信用建设,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将医师、护士、医疗机构信息纳入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管理,引导医疗卫生行业加强诚信建设。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专利信息纳入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管理,开展诚信知识进校园、诚信考场等活动,引导教育科研诚信建设。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社会信用代码纳入平台管理,将农合组织、行业协会纳入重点领域管理,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诚信建设。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将导游、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游商品、旅行社、A级D级纳税人等信息纳入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管理,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旅游、税务等行业诚信建设。

  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 形成长效机制

  按照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等三个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一企一策”,形成专项治理工作长效机制。下发《关于对失信被执行党员和公职人员进行限制限制相关行为的通知》,开展失信被执行党员和公职人员专项治理工作,梳理核实失信被执行党员和公职人员名单,将其失信行为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组织、人社等部门,敦促其尽快履约,纠正失信行为。

  树立诚信典范 组织系列宣教活动

  利用“信用垦利”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动态、典型案例,其中60余篇被“信用中国”“信用山东”等国家和省、市媒体刊发。2018年6月,在东营市首次将“信用知识及政策解读”纳入区委党校培训课程,组织科级干部信用政策知识培训班,着重加强公职人员诚信教育。2018年7月,试点推行无监考诚信考场,让青少年学生考出诚信。制作“诚信闪耀黄河口”信用垦利宣传片、“考丈人”诚信吕剧电影、诚信米店动画片等影视作品。先后组织信用知识和政策法规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组织信用培训班20余次,组织主题宣传活动60余次,迎接上级专题督导调研30余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个、政协委员提案4个,积极参与黄河口道德模范评选、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选、“最美职工”评选、诚信黄河口书画展等活动。

  健全农村农户信用档案 推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开展“走村、入户、进社区、进市场、进企业”活动,一户一档,逐步健全农村农户信用档案。以农村农户信用档案为基础,全面推动信用评价与“信用贷”发放有机结合,各金融机构把握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紧跟农村产业发展趋势,创新“信用+贷款”工作方法,助力垦利乡村振兴。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四德工程”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提升农村农民文明素养。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各镇(街)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村居小区、沿街商户,现场讲解信用政策和信用知识,分析守信失信案例,切实提高了信用建设工作群众知晓率,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此外,垦利区政务诚信引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引领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进“信用+大数据+智慧城市”。数据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信用奖励和约束机制的实现,依赖于信用信息的记录与传播;加强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企业、公职人员、村两委成员要以书面形式做出信用承诺,并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下一步,垦利区将继续按照国家、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标准,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搭好信用建设“平台”,以法治政府示范带动,创新信用联合监管,继续推进“信用+”的广泛应用,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王博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