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六举措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文章来源:中宏网山东

  中宏网山东8月5日电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山东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借力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市要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动作为、积极承接,互利多赢、差异发展”的原则,眼睛向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心谋划,精准对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编制产业对接规划。认真比对京津产业“负面清单”,尽快摸清现阶段京津冀和中央企业产业布局及京津科研院所转移需求,充分挖掘我省制造业基础优势,找准我省与京津冀融合对接的发力点。围绕质量效益发力,坚持引高端提档次、引龙头强产业、引人才带团队,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招引清单,为精准对接、招引谈判提供“挂图作战”条件。

  积极搞好双向融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山东生产供给充足、产业配套能力强、企业多、市场大的优势,搞好资本对接、品牌对接、技术对接和渠道对接、市场对接,推动我省家电、食品、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机装备、医养产业、纺织服装等打入京津冀市场,吸引京津转出企业、优势资本、先进模式来我省落户。深化与京津冀产业发展对接协作、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形成“京津科研,山东转化”的共赢。

  利用多种载体做好推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打好文化牌、环境牌、老区牌,搞好“双招双引”“招商安商”“创业创富”系列宣传,充分展示我省承接转移的优势。在京津举办高水平招商会、推介会、签约会,为企业搭建平台、为项目搭建舞台、为品牌打响广告,提升山东制造承接转移的影响力。

  重点布局一批项目。学习河北省招引现代汽车落户沧州的工作经验,学习、移植、引入这类新业态新模式,以久久为功的理念招引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不断强链、建链、补链,通过横向打造产业集群,纵向拉长产业链条,努力做大总量、做优增量、做优质量。

  大力招引科创资源。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尽快与中关村智造大街、智能硬件梦工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院实验室和神州泰科智造智测实验室等平台对接,与我省正在建设的工业设计研究院深度融合,建设集工业设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样机制作及验证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本地化的共享平台,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让更多企业搭上共享经济这个快车,加速高效发展。

  加快腾挪发展空间。持续加大“去、转、调”的力度,打好去产能、降能耗、减煤耗等“组合拳”,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魄力,加快推动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承接新产业腾出空间。


责任编辑:王博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