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山东篇】诚信建设万里行接力 感受德州诚信温度
文章来源:中宏网山东

QQ截图20190124105706.png

中宏网山东1月24日讯 (记者 李珊)  自2018年10月8日,“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正式敲响以来,31个接力站沿着“城市路线图”稳步行进。1月17日,“诚信建设万里行”(德州站)暨德州市信用共创共建启动仪式在德州市演播大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德州市委宣传部和德州市发改委指导,德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德州市人大、德州市政协、德州市委宣传部、德州团市委、德州市发改委、德州市人行、德州市建行、各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124101118.jpg

活动现场

全国“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是由中宣部主持,国家发改委等各部委共同开展的信用建设重要举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已成为衡量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亦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聚焦“四大领域”、突出“三个工程”建设,德州市抢抓有利时机、积极筹划,全面提升了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2016年4月,德州市获批成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将“诚信德州”打造成为最靓丽的名片。

制度先行 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德州市成立了由46个市直部门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专门负责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编制完成了《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开通了“信用德州”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做到随时可查信用、可用信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信用意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氛围日益浓厚。

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同步共享 互联互通

依托市级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了企业法人、自然人、非企业法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三个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该数据库现已归集市公安、人社、工商、民政等主要信源单位的基础信息5000余万条,并为全市重点人群建立了信用档案,为进一步开展信用应用和制定信用场景做好了铺垫。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是德州市综合性信息平台之一,该平台可为信息归集、部门数据交换、省市数据同步共享、信用信息查询提供了平台支撑,为进一步开展联合奖惩提供了系统保障。

 “双公示”工作纵深开展 保障推送质量

开发完成“德州市双公示信息报送、公示系统”,为实现信息提报和公示的同步化,市、县两级政府官网、市直部门官网、“信用德州”官网均开设有“双公示”专栏。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双公示”有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点领域联合奖惩机制亮点纷呈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组织开展“信贷守信企业”红名单活动,指导金融机构对红名单企业出台增加授信、降低利率等优惠政策。针对德州市经济特点,组织深入开展农村和小微企业数据采集工作,并将其纳入山东省征信服务平台,对全市金融机构开放共享,为银行防控信贷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在往年公示信息“双随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经营行为、广告发布登记单位的检查等,抽查市场主体数多面广。开展企业(机构)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通过贯彻落实《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通则》,公开通报了德州市10家信用AAA级企业、9家信用D级企业和C级企业,并依法根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做好监管工作。推动企业质量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自律机制建设,组织企业向社会主动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逐步建立起企业质量诚信自律机制。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明确24个市直相关部门职责任务。通过部门联动,对失信被执行人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招标投标、干部任用、限制出境等环节进行限制。

微信图片_20190124101129.jpg

活动现场

据了解,德州市将以本次启动仪式为起点,陆续开展信用普法宣传、“有德之州 信用之城”主题健行、诚信讲堂、“我身边的诚信故事”征文比赛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加快推进全市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助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王博
新闻推荐